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通讯员 师迪娜
这段时间,高子政的一天从天还没亮开始。凌晨5点,他便和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一起,穿上厚重的防护服,来到洸河花园社区红西小区核酸检测点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家住红西小区的高子政今年23岁,是济宁医学院的一名毕业生。如果没有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作为一名研究生,高子政将重返校园,开始新的学习。“看到工作人员为了小区居民的安全很辛苦,我想守护我们的家园,为疫情防控出一份力!”
高子政告诉记者,想加入志愿者,一方面觉得自己作为一名医学生、一名共产党员、社区里的一分子,应该做些有意义的事,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另一方面也想亲身感受下,医护人员在抗疫中的工作和辛苦。自己的这一想法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尤其是父亲,他是一名共产党员。父亲常说,关键时刻党员先上。
高子政每天的工作主要是帮助来做核酸检测的居民扫描登记个人信息,并为他们分发咽拭子。核酸信息采集的工作不难,但在高子政眼里算得上责任重大,它关乎每一位被检测人员的核算结果。高子政说,虽然看上去工作人员只是对准居民的预登记码采集了信息,但实际上这短短的10秒钟左右的时间,还包括工作人员对于信息的查验。遇到老人没有预登记码,拿着身份证来的,还需要人工录入。
“后面的居民请上前,您是刘红吗?”就这样录入信息,不知不觉就过了几个小时,高子政已录入了1000多人的名字。由于社区的防护服有限,加上防护服穿脱不方便,早上时他很少喝水,避免工作上洗手间。然而,连续近7个小时机械式重复数千遍动作,高子政累到胳膊酸痛,声音也有些沙哑。初秋的中午依然炎热,厚重的隔离服密不透风,当脱下防护服,摘下手套,汗水早已湿透高子政的衣背,双手已被汗水浸得有些褶皱、发白。
高子政说,之前在学校参加过一些志愿服务活动,这次与之前参加过的志愿服务,都不一样。以前只是从社交媒体上看到防疫人员的工作,这次我也参与其中,冲在一线,自己才深深地感受到基层工作的艰辛,这是一份值得尊敬的工作,每一位工作者都很辛苦。我愿与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一起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