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济宁市任城区大力实施“老干赋能”工程,启动“争做最美老干部 建设美丽新任城”活动,全区老干部工作呈现出先模群星璀璨、正能量氛围浓厚的显著特点。为深挖银龄先锋优势资源,为老干部工作蓄力聚能,任城区多模式打造老干部、老党员示范工作室10个,达到了“选准一人、引领一群、带动一片”的效果,擦亮了“老”字招牌,全面提升了老干部工作的美誉度。
“工作室+红色宣讲”,
打造党的政策的“传达室”
以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永不褪色的红色宣讲员谢立亭同志先进事迹为载体,区委老干部局联合相关部门先后在阜桥街道打造了谢立亭正能量宣传教育基地、谢立亭红色教育基地,为方便谢老学习宣传和为群众办实事,在谢立亭红色教育基地同时挂牌谢立亭工作室。截至目前,两个基地和谢立亭工作室已接待全国和省市单位近千家,五万余人次来此参观学习,成为了任城区重要的党性教育基地。
“工作室+志愿服务”,
打造作用发挥的“引领室”
2015年,任城区成立了“运河晚晴”老干部志愿者服务队伍,发展至今志愿服务人数2500余人,开展助力文明城市创建、社会基层治理、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服务项目1万余件次,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老干部志愿者。为了发挥优秀老干部志愿者模范带头作用,形成“磁石效应”,任城区先后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山东省最美老干部志愿者王福银,优秀老楼长杨体英,无私为群众义务维修十余年区水务局退休老党员田志奇三位同志分别成立了工作室。三个工作室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成为党员干部的“网红”打卡地,为全区弘扬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文明风尚发挥了积极作用。
“工作室+党建指导”,
打造党员群众的“连心室”
任城区积极推进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融入城市基层党建大格局,通过鼓励离退休干部做党建指导员、楼宇长、文明督导员、平安巡查员等形式让他们在融入社区接受服务的同时反哺社区治理,涌现出一批在小区群众中有着很高的威信和影响力的“大管家”,其中济阳街道新兴小区的张凤元书记和鲁抗小区的何国珩书记就是优秀代表。为更好地发挥书记们的作用,任城区采取一室多用的方式,在其工作的小区党支部成立张凤元书记工作室、何国珩书记工作室,工作室既是书记先进事迹展厅,也是党支部办公服务群众场所,丰富了小区党支部的服务职能,也为他们发挥作用提供了平台载体。
“工作室+文化传承”,
打造优秀文化的“传播室”
任城区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文化氛围浓厚,文化名人辈出,因此,深化离退休干部资源宝库助推优秀传统向基层群众传播,也就成为老干部工作一项重要内容。任城区立足老干部、老同志特长和兴趣爱好,先后组建区老年书画研究会、区老年大学诗词楹联联谊会等老年社团组织,会员达1000余人,开展传统文化“六进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其中非遗传承人张跃广、齐鲁油画院院长熊继雨和老年书画协会会长朱福平等老党员、老同志,更是将传播传统文化与培育时代新人相结合,依托“暑托班”,义务教授孩子剪纸、书法、绘画等传统文化,受到学生家长一致好评。为给他们发挥作用搭“舞台”,在其服务的街道社区先后建立张跃广工作室、熊继雨工作室,陈列了各人的佳作和荣誉,吸引了大批的参观和学习者,在向基层群众推广传统文化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工作室+矛盾调解”,
打造社区治理的“纾解室”
为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有关部署和要求,进一步发挥离退休干部独特优势助力社会基层治理,为建设“平安任城”做出应有贡献,任城区在全区离退休干部中开展“学党史增动力·解难题办实事”活动,积极发挥离退休干部社会治理的“资政员”、社情民意的“信息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党群融合的“宣传员”、社会稳定的“监督员”五大员的作用。在越河街道西大寺社区、古槐街道铁塔寺社区依托社区“和事佬”优秀代表成立了李云调解工作室、李大爷调解工作室。工作室成立以来,积极调解邻里矛盾、家庭纠纷百余次,为居民营造了安定祥和的居住环境;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居民小区内,群众满意度不断增加。
(记者 孔祥梅 通讯员 梁春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