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 周正杰 徐景春
众所周知,我国境内有多种地方都有关于伏羲的传说遗存。其中,位于济宁市微山县两城镇伏羲陵庙是一处颇有影响力的文物遗存。近日,记者走近济宁市微山县两城镇伏羲陵庙,近距离地探访古迹,旨在更好地见证和宣传伏羲文化,弘扬中华文明。
伏羲庙位于微山县两城镇刘庄村西,始建于汉代,唐代损毁,宋代重修,金、元、明时期又多次修缮。庙院内原有关帝殿、奎星阁、三圣阁、禅堂、钟鼓楼、大门、院墙等组成一个完整的院落,现仅存伏羲大殿以及记载历代修缮的12块石碑。庙后有伏羲洞,内有金代摩崖诗刻。大殿建在6米高台上,东西长40.5米,南北宽34.6米,四周条石砌垒。大殿为单檐歇山绿琉璃瓦顶,大脊饰青龙、云纹、垂脊饰荷花、水鸟、神童玉女。面阔5间,进深3间,坐北向南,东西长15.4米,南北宽8米。8根通天柱,6架重梁,墙内包12根石质内柱,为宋代构件。前门4扇,后门2扇,前有两窗。大殿周围的宋、金、元、明建筑皆已损毁,尚存有建筑遗址及基础。
伏羲庙历史悠久,影响较大,庙院尚保存宋代格局,大殿内尚存部分宋代构件,是山东省少有保存较早年代建筑构件的建筑。
伏羲庙,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两城镇刘庄村境内,是济宁市现存较早的庙宇建筑,伏羲庙建筑年代不详,魏时已为名胜。
据伏羲庙管理负责人介绍,孔子说“古者墓而不坟”,即上古时代埋葬后不堆坟头,尔后在陵墓上建享堂、庙宇进行祭祀。微山伏羲庙很好地体现了上古礼仪葬制。
1992年2月16日,伏羲庙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伏羲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其实,有关两城镇伏羲陵庙的调研工作一直未停,通过实地考察两城伏羲庙的地表建筑、深入考证伏羲文化与微山的渊源,结合建筑整体构造、局部构件特征与留存碑刻等物质资料,基本可以断定现存伏羲殿为宋代建筑,其整体结构和斗拱等局部构件有着显著的宋代特征,早于天水、淮阳等地伏羲庙。大殿之下的高台应为战国至汉代遗址。大量的文献佐证与实地调研情况都足以证明了微山县一带的伏羲文化历史悠久,自古及今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现在充分挖掘伏羲文化,对于弘扬中华文明意义重大……”一位景区的导游对记者说。
记者在探访中,对于微山县两城镇和伏羲的源渊和发展,变迁提供了具体的物证,与历史上丰富的文献资料是相符的,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既便是今天,现有遗存中的微山县伏羲陵庙依然是香火鼎盛。毕竟,伏羲作为古帝王之首。既为人祖,又为帝首,也是中华文明的开创者,伏羲因此被后世尊为“华夏民族人文先祖”,历代建庙奉祀不绝。古史上记载的祭祀盛况和现在的伏羲文化节遥相呼应,鲜明地反映出伏羲文化烙印于历代人民的血脉之中,具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伏羲庙管理负责人表示,“两城镇伏羲陵庙调研报告结论是,以文献、碑刻与地表建筑互证可知,微山县两城镇伏羲庙的主体建筑伏羲殿,早在北宋熙宁十年(1077)之前就已建成,是国内见于文字记载最早的伏羲庙。宋、元、明、清历代重修所立之碑刻,皆是这座庙宇历史发展的见证。大殿所在高台之下的区域尚未发掘,但据勘探所获取的陶片资料最早年代至少为战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