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周正杰
8月1日,济宁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打击治理工作,市委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主要领导提出明确要求,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定期听取汇报、指导工作开展。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济宁市关于加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的实施意见》,将反电诈工作列入全市重点工作“三个本子”,每月通报情况。经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升格由市委书记、市长为总召集人,51个部门单位参加的打击治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市委政法委牵头公安、检察、法院每月分析研判案件侦办和预警防范形势,市人民银行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济宁分局以及电信银行金融机构强化“两卡”治理,市委宣传部、市委政法委牵头组织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活动,初步形成党委政府领导、公安机关牵头、行业部门主责的齐抓共管工作格局,打击治理工作阶段性实现了“两降两升四严防”目标。
高标准防范治理。将防范治理作为工作重点,厘清压实各成员单位职责任务,健全完善“属地管理、行业管控、基层协同”的综合治理机制。组织督导银行、运营商及其行业主管部门,开展涉诈“两卡”治理攻坚百日会战,构建“安宁盾”综合治理平台,涉案“两卡”数量同比减少47.95%。组织基层公安机关会同乡镇街道党委政府,采取“镇街干部+社区民警+村干部+网格员”四人包保模式,多措并举劝返管控境外涉诈重点人员,劝返29人,累计劝返率93.78%,居全省前列。
高强度破案打击。持续开展“断卡”、“断流”、“清楼扫地”等专项严打整治行动,破获电诈及其关联犯罪案件900余起,发起全国集群战役5起,打击战果排名全省第1。三是高质效防案减损。开展反诈社会宣传活动675场次,目前正在全市积极组织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活动,资金预警量同比减少93.12%。制定《全市深化电诈预警劝阻专项工作方案》,实行预警处置“自动+人工+技术”三保险,预警劝阻潜在被骗群众9.5万余人次,直接避免发案839起,避免资金损失894.5万元。警银实时联动,止付冻结涉案银行账户4.4万余个、资金10.7亿元。通过一系列举措,全市电信网络诈骗发案同比下降21%。
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效,然而与全国、全省形势基本一致,济宁市电信网络诈骗虽然发案同比下降,但总体仍呈多发高发态势,诈骗分子作案手段花样翻新,而且向深度洗脑、情感控制发展,防范劝阻难度不断增大。同时,受经济环境影响,群众投资理财盲目性增强,加之电诈团伙洗钱手段升级,造成个案损失较大。
下一步,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为己任,全面贯彻《山东省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以全市打击治理三年行动为载体,以“四专两合力”为引领,即:专题研究、专门队伍、专案攻坚、专业技术,抓好内部合力、促成外部合力,纵深推进依法打击、宣传防范、源头管控、综合治理,巩固完善“全社会反诈”格局,推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常态长效。同时,推动建立“公安-银行-运营商-互联网企业”四位一体的联防联控机制和数据融合系统,提升数据研判、技术反制、规模打击能力,破获一批重大有影响案件,全链条打掉一批团伙窝点。深化反诈社会宣传,加强涉诈“两卡”行业治理,加大涉诈人员劝返管控力度,扎实做好精准预警、止付冻结等技术反制,持续挤压涉诈违法犯罪生存空间。
另外,发布人还就有关近期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手段有哪些新动向、新特点,以及平时大家应该重点注意哪些问题,才能尽可能不上当受骗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