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济宁实施制造强市战略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3场)召开,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去年以来,济宁市财政部门紧扣市委、市政府“大抓产业、大抓制造业”的战略部署,强化政策集成和要素保障,全力支持助企攀登和制造强市建设。发布人介绍了去年财政部门助企攀登工作开展情况。
关于开展助企业攀登情况
一是积极放大政策扶持效应。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深度融合技术创新与政策供给,有效发挥财政资金撬动社会投入的叠加倍增作用。去年市财政兑现支付产业发展、科技研发创新资金 3.6 亿元,协调县市区筹措落实政策性扶持资金,推进企业问题诉求化解 53 条,销号率达 96.4%。
二是开设资金拨付直达通道。对市级预算安排及省级以上转移支付的涉及助企攀登企业的资金,优化拨付流程,严控在途时限,探索实施“直通车”制度,将相关指标文件下达市直业务主管部门,由市直主管部门直接兑现到具体企业和项目单位。
三是创新财政支持方式。统筹政府和市场力量,着力强化财政资金的激励引导功能。科学运作市级工业技改投资基金,成功投资签约12个企业,技改基金出资9850万元,撬动企业技改投资额29亿元。市级财政出资5000万元设立高成长性企业发展基金,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支持“231”产业集群特别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加强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通过风险补偿、利息补贴等方式,充分调动银行和担保机构对高成长性企业融资担保服务的积极性。
四是加大对上争取力度。2021年争取到位各类转移支付资金220亿元、增长5.3%;其中省级扶持企业发展相关专项资金4.1亿元,尤其是获得省重大技改项目贷款贴息项目个数、金额总量均居全省第一位。争取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和市政工程债券项目资金48.6亿元、占全市新增债券额度的 28.2%。
关于省政府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
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有关情况省政府推出的每批政策清单,都坚持“对症下药”、精准施策,致力于打通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主动顺应基层、企业所需所盼,拿出真金白银,切实让市场主体得到实惠、受到激励。去年四批政策清单为市场主体新增减税降费规模700亿元以上,2022 年第一批政策清单主要包括培育壮大有效需求、稳定经济运行、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化改革开放、强化社会民生保障等6个方面56项政策,涉及支出达 1240 亿元。今年3月31日,省政府又出台了第二批政策清单,主要包括支持企业积极应对疫情冲击、加大减降费力度和财政金融支持、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培育壮大市场需求、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总部经济招引力度等七个方面共64条政策,预计可新增减税降费1280 亿元以上。下步将聚焦制造业升级、企业研发与技改、“工业强县”、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质量强县等 11 个“十强县”等财政激励政策,贴近上级预算支持重点包装项目,常态化加强对上争取,力争更多重点项目尤其是产业项目进入省级扶持范围,加快推动济宁市工业转型升级,形成上级政策扶持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
关于济宁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
去年5月份以来,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济宁市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济宁市标准化管理办法》等系列政策,这些政策的兑现期主要集中在今年和2023年、2024年。市财政部门将紧扣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制造强市突破战略及重点工作任务,充分利用财政奖补、股权投资、引导基金等政策措施,支持企业转型发展、创新发展。2022年市本级预算统筹8.2亿元支持制造业发展,较上年增加3.5亿元,增长74%。在支持制造业方面。重点支持行业龙头培育,大力实施助企攀登工程,支持企业强化技改扩能、研发关键核心技术,实施高成长性企业培育总额奖补政策,推动制造业集群创新平台、公共服务等载体建设,形成高效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
另外,发布人还就有关在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方面,2022年度市级预算安排有多少?具体有哪些支持措施,以及近日山东省出台了第二批“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中有关DCMM(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贯标的情况等回答了记者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