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济宁频道>内容详情

济宁:“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民政专场新闻发布会召开

2022-03-17 15:50:16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317, 济宁: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民政专场新闻发布会召开,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济宁市民政局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重要抓手,立足民政部门职责,组织开展了解忧暖心传党恩8个专项行动,切实解决了一批困难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其中,农村养老服务保障网建设、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建设被评为全市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济时救社会救助品牌被评为全市我为群众办实事优秀案例。

打造“1343”模式,筑牢农村养老服务保障网

济宁全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63万,占户籍人口的19.5%,其中农村老年人呈现增长快、高龄化、空巢化的特点。对此,市民政局将农村养老作为突破口,创新打造“1343”工作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1”,就是坚持一个引领,确保农村养老工作抓有方向。坚持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养老工作的全面领导,在养老服务设施规划、项目建设、资源整合、日常管理中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农村幸福院院长由村支部书记兼任,凝聚农村养老工作合力。 

“3”,就是实施三大工程,推动农村养老阵地转型升级。实施乡镇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筹集资金3亿余元,对127所乡镇敬老院实施改厨、改浴、改厕,7504名集中供养特困人员的照料水平得到持续提升。实施农村养老设施增量工程,按照村级主办、互助服务、群众参与、政府支持原则,建成农村幸福院706家、老年人食堂134家;探索农村幸福院+周转房集中居住养老模式,建设周转房420套,解决农村困难老年人养老问题。实施智慧养老服务提质工程,投入390万元,建设集呼叫服务、养老咨询、安全监护、健康管理、服务监管为一体的市级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老人提供便捷服务。                        

“4”,就是实现四项突破,打造农村养老服务新路径。一是突破文化养老。立足儒家文化资源优势,建设孝老敬老爱老养老教育基地、儒学讲堂,开设养老机构国学书屋”100处,推动孝养文化落地生根。二是突破相约黎明互助养老。在曲阜市试点推行相约黎明老年人关爱帮扶机制,捐赠设立村(社区)孝老基金,建立老年人关爱服务志愿队318支,对独居、空巢、留守老年人实行结对帮扶。三是突破农村困难家庭失能人员集中供养。以兖州、金乡、汶上为试点,对有意愿的农村低保家庭和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失能老人和重度残疾人进行集中供养,136名老人得到有效照护。四是突破乡镇敬老院与农村幸福院融合。推动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探索敬老院+农村幸福院”“1+N”运营模式,向经济困难老年人、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低偿托养服务。

“3”,就是做好三项保障,为农村养老服务提供强力支持。一是组织保障。市政府连续7年将养老服务工作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建立了分管市长为召集人的联席会议机制,今年,市党代会将一老一小作为工作重点,成立了工作专班,集中力量推进农村养老。二是资金保障。制定养老服务专项资金补助政策,福彩公益金留存部分55%以上用于养老发展,创新发行养老服务专项债3000万元,完善乡镇敬老院护理床位、农村幸福院、农村老年人食堂建设运营补助制度,为农村养老设施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三是人才保障。与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部培训中心)签订人才培养合作框架协议,对设立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院校给予奖补,对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护理员以及新入职本专科毕业生给予一次性补助,建立孔孟之乡敬老使者评选制度,给予每人每年7200元政府津贴。

全面发力,织密织牢未成年人关爱保护网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2020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赋予民政部门统筹、协调、督促和指导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要职责。面对全市201万名未成年人、1.2万名孤困儿童,市民政局坚决扛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职责,将其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织密织牢未成年人关爱保护网。20217月,部分省份未成年人保护机构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济宁市召开,“1443”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模式得到民政部充分肯定、省委主要负责同志批示推广,《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各级主流媒体报道了济宁未保模式

 另外,发布人还就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以后,民政部门在推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做了哪些亮点工作,以及作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牵头部门,民政部门有哪些新的工作打算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周正杰)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谢学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