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下一步是不是该压这个竖纹了?”在面塑展示区,今年已经78岁的王德水老人正在专心致志地捏“面人”,不一会儿,一个栩栩如生的雪容融就好了。“回家送给孙子去。”拿着自己的作品王德水老人颇感自豪。
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展示非遗魅力,3月3日,一台“非遗”唱主角、群众广泛参与的文化盛宴在曲阜市尼山镇鲁源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唱响。在展示区,栩栩如生的面塑、剪纸、布老虎等非遗作品让村民情不自禁地拿起手机拍照记录。在现场村民不仅可以观看传承人展示各种绝活,还可以亲自体验制作过程,近距离地感受到传统工艺的工巧智慧。
“今天活动人气很旺,村民与非遗面对面,更深刻的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鲁源新村党总支书记刘承彪说从这次活动里看到了鲁源新村将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与乡村文化振兴、新时代文明实践深度融合的工作成果。
2019年6月,坚持儒风雅韵、文化传承设计原则的鲁源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投入使用,以鲁源起源、乡村记忆、非遗传承、鲁源传颂为主题的“鲁之源-鲁之风-鲁之雅-鲁之颂”四大文化展馆充分展示和传承了优秀传统文化;汇集了36个家族家风家训的展览馆展现了鲁源人的立身之本、治家之道;尼山书屋、游艺室、舞蹈室等一应俱全的功能科室也为活动开展提供了基础条件。“我们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了剪纸培训、非遗展示、古筝培训、雏鹰课堂等系列活动,让村民在参与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刘承彪说,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内容展示,到鲁源新村随处可见的传统文化元素装饰,再到系列活动的开展,传统文化中已经“由表及里”的渗透到村民的生产生活之中。
今年以来,尼山镇按照深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要求,充分挖掘辖区内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围绕群众需求,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剪纸、泥塑、雕刻等传统文化送到群众身边,开展了礼仪培训、非遗展示、戏曲演出等活动,提升了村民生活文化品质,加强了优秀文化传承。
(通讯员 刘新红 李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