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下午, “新政策 新措施”主题系列(第3场)——《济宁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召开,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济宁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发布人介绍了《规划》的相关情况。
《规划》出台背景
“十三五”时期,全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生态强市战略,持续强化工作措施,突出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全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环境污染问题,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取得丰硕成果,生态环境质量大幅度改善,“十三五”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三年污染防治攻坚战圆满收官,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格局初步形成。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五年,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对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机遇新挑战,全市上下必须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统筹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立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深化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国家大运河文化公园建设等国家战略,深度参与共建绿色“一带一路”,全面贯彻鲁南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省级战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引领区。始终保持治污攻坚方向不变、力度不减,聚力突破生态强市,建成更高品质美丽济宁。
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市生态环境局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规划》编制工作,《规划》紧密结合济宁市实际,充分考虑国家、省重大战略和重要文件精神,合理设置“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系统谋划重点任务和工作措施。《规划》编制经历了前期准备、草案编制、论证报批三个阶段。期间,组织开展了多次调研座谈,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近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委常委会会议已审议通过,并正式印发执行。
主要内容
《规划》的主要内容有12章、49节,分为三大部分。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指导思想: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聚焦市委建设“智造济宁、文化济宁、活力济宁、美丽济宁、幸福济宁”总体目标要求,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减污降碳为总抓手,锚定生态济宁建设目标,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整体治理,不断提高精准治污、科学治污能力,坚持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绿色低碳集约发展,全面开创新时代生态强市建设新局面。基本原则: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统筹协调和制度创新。主要目标:到2025年,生态强市建设取得突破,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推进,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规划》确定了环境治理、应对气候变化、环境风险防控、生态保护等4大类21项主要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11项,预期性指标10项。
重点任务:《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济宁市生态环境保护9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推动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绿色转型。二是控制温室气体,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三是强化协同控制,促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四是深化南四湖治理与保护,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五是实施系统防治,保护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环境。六是统筹保护修复,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七是强化风险防控,严守环境安全底线。八是健全治理体系,提高生态环境治理能力。九是引导全民参与,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规划》设置了8个专栏,在结构调整、应对气候变化、环境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与修复、环境风险防控、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等方面纳入26个类别、550多个重点工程项目,总投资约960亿元,支撑《规划》的落地实施。
保障措施:从加强党的领导、强化组织实施、落实资金保障、推进队伍建设、推动落实评估5个方面加强规划实施保障。
主要特点
《规划》主要有5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充分衔接重大战略。《规划》贯彻落实国家和省重大战略,将积极推进碳达峰进程、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围绕南四湖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重点对南四湖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和南四湖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等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二是深入实施源头治理。《规划》针对济宁市结构性污染问题突出的特点,将“推动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绿色转型”列为一项重点任务,明确了5个方面的具体工作,通过开展新一轮“四减四增”行动,加快推动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三是强化生态环境系统治理。《规划》坚持系统观念、协同增效,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提出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在水环境管理方面提出强化三水统筹、地表水与地下水协同治理和上下游联动;在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环境方面,将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安全利用和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有机融合;在环境治理体系方面提出要开展全民行动、构建大环保格局。四是坚决守住安全底线。《规划》从完善环境风险防控机制,加强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环境管理,深化重金属及尾矿综合整治,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强化风险防控,严守生态环境底线。五是深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改革创新。《规划》在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统筹协调机制、发挥市场机制激励作用、提升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强化生态环境科技创新支撑等方面提出改革创新措施,积极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全面提升环境治理能力。
另外,发布人还就“十四五”期间,济宁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目标和愿景是什么,“十四五”期间,在强化源头治理,加快推进绿色发展方面,将有哪些重要措施,《济宁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有什么具体的水质保障措施,在土壤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明确了哪些目标指标,为完成指标提出了哪些重要任务,济宁市在“十四五”期间,将从哪些方面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如何加强生态监管,以及济宁市作为“2+26”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2021年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大气空气质量治理成效如何?今后如何应对更高标准大气环境质量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周正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