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上午,“金融保障作用《助力济宁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召开,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济宁市中心支行围绕全市经济工作,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灵活精准和稳健有效的货币政策,促进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11月末,全市各项贷款余额5594.08亿元,较年初增加811.06亿元,增长16.96%,增幅高于全省4.06个百分点,贷款增量创历史同期新高,普惠小微、涉农、绿色、制造业等实体经济贷款增长较快,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信贷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融资成本持续下降,为加快构建济宁市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强化货币政策工具的激励效果。延续实施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工具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有效落实国务院2000亿再贷款政策和3000亿支小再贷款政策,前11个月,全市地方法人银行累计办理延期还本46.9亿元,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217.9亿元;济宁市25家地方法人银行全部能够发放再贷款,累计发放再贷款69.6亿元,办理再贴现93.4亿元,惠及市场主体1.5万家,金额、企业家数均创历史新高。
开展“齐心鲁力·助商惠民”、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专项行动。落实“助商惠民进万家、优服务和促成长”三大行动,共10项具体措施。开展金融惠企政策现场巡回推介系列活动、金融服务小微企业能力竞赛,增强金融贴近市场、服务实体的专业化能力。11月末,全市个体工商户贷款余额271.9亿元,较年初增长21.0%,高于各项贷款增速4.0个百分点;有贷户数17.1万户。
加大对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实施“金融助推乡村振兴百千工程”,深化财政、金融、担保政策融合,支持乡村振兴“双十条”,开展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一县一品”创建工程。11月末,全市涉农贷款余额2428.43亿元,比年初增加266.26亿元,增长12.31%。“一县一品”特色信贷产品贷款余额42.6亿元,比年初增长35.1%。全市银担合作业务在保余额128.3亿元,其中,今年新增122.9亿元。
创新绿色金融工作举措。会同有关部门召开市级层面绿色金融政金企合作对接会,推介重点绿色项目57个、发布融资需求84亿元;推进工业企业和农业企业碳账户试点工作立项,济宁银行上线运行个人碳账户。推动兖州农商行、日照银行济宁分行发放全省首批碳排放权抵押贷款。三季度末,全市绿色金融贷款余额222亿元,较年初增加93.6亿元,增速72.9%,创历史同期新高。
加大对先进制造业的融资支持。全市各金融机构对402家重点攀登企业,开展了常态化大走访,贷款余额192.8亿元,较年初增长15.0%。推荐32家企业入选省供应链金融核心企业白名单,落实供应链票据4.6亿元;推动1家核心企业,对接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全年新注册用户130户,促成应收账款融资302笔、金额129.9亿元。
推动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下降。坚持利率市场化改革,释放贷款利率下降潜力,进一步推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运用,全市已有19家地方法人银行,将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嵌入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下降。前11个月,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69%,为近年来最低水平。
今年以来,济宁全市金融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金融工作的部署要求,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勇争一流,全力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全市金融运行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态势。
产业规模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核心地位更加稳固。邀请专家团队,在充分调研论证、精心组织编写、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济宁市“十四五”金融业发展规划》,为未来五年全市金融业改革发展明确方向。强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培育壮大现代金融服务产业,全市市级银证保金融机构总数分别达到27家、17家、68家;积极引导国有和民营资本发起设立7家地方金融组织,总数达到72家。今年前三季度,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98.9亿元,增长8.6%、居全省第2位、高于全省平均1.4个百分点。今年1-11月份,全市金融业实现地方税收20.71亿元,占全市税收收入的6.6%。
金融要素保障坚实有力,金融服务水平显著改善。坚持按月组织开展政金企合作对接活动,今年以来市级层面先后召开12次不同主题的政金企合作对接会议,累计推介重点企业项目533个,融资需求727.04亿元。截至目前,各银行机构已为281个企业项目提供融资支持495.88亿元。强化“投入首位”意识,用好“百亿担保”“百亿农担”“百亿基金”,大力开展金融助企攀登活动,为402家攀登企业逐一明确主办银行,分类施策解决企业融资诉求。截至11月底,各银行机构已为攀登企业新发放贷款51.37亿元。选派156名金融干部实现镇街挂职全覆盖、助力乡村振兴,截至11月底,已为1500余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信贷支持15.9亿元。组织市级银行机构开展服务实体经济评价,引导银行机构不断扩大信贷投放、优化信贷结构,自开展评价工作以来,全市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681.73亿元,比年初增加148.66亿元、增幅27.89%;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达到164亿元,比年初增加43.29亿元、增幅35.86%。深入推行企业金融辅导员制度,督促金融辅导员送政策上门精准对接,协调解决融资困难。今年以来,市县金融辅导队共为209家辅导企业发放贷款33.03亿元。
企业辅导培育精准直达,上市挂牌成效日益显现。完善“市-县-企业”三级专班工作机制,制定实施“全市企业上市三年计划”。从全市单项冠军、专精特新、科技创新等优质企业中深挖后备资源,动态调整后备资源库,目前入库企业150余家。积极推荐19家企业纳入全省首批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名单,争取汶上县纳入省上市公司孵化聚集区试点。推动市政府与中泰证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常态化组织资本市场专家深入企业现场指导,年内累计走访后备企业59家,实现县市区全覆盖。举办企业上市专题培训会、“走进上交所”等多形式的上市培育培训活动,年内累计培训企业600余家。积极为企业申请省金融创新引导资金460余万元,市级财政拨付企业上市挂牌融资奖励资金4686.01万元,减轻企业上市负担。今年以来,全市1家企业在上交所科创板成功上市,济宁市科创板上市公司实现零突破;1家企业提交证监会注册;新增5家山东证监局辅导备案企业,总数达7家,是历史上最好水平。截至11月底,全市境内外上市企业、新三板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企业分别达到14家、34家、535家。
地方金融改革持续深入,金融发展活力不断释放。成立市财信融资担保集团,加快推进“总对总”银担合作模式,全面实现“见贷即保”。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金融试点,金乡县被评为深化新型农村合作金融试点县,开展参与信用互助业务社员资格时限调整先行试行工作。创新完善监管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监管”、“双随机、一公开”、“金安工程”等平台系统,以管促改,规范地方金融组织运营。截至11月底,各类地方金融组织共提供融资支持135.77亿元。
金融风险防控有力有效,金融形势保持总体平稳。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方针,压实地方政府、金融监管、行业主管等各方责任,压实企业自救主体责任,健全完善金融风险处置机制,“一企一策”推动重点企业金融风险处置化解,千方百计压降不良贷款,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常态化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强化风险监测预警,推进防范处置非法集资工作。建立健全逃废金融债务严重失信人联合惩戒机制,开展打击恶意逃废金融债务专项行动,全市金融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另外,发布人还就稳就业,以及落实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以及助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等方面问题提供了记者提问。(周正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