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济宁频道>内容详情

济宁市国资委积极推动国资国企聚力实体经济,努力在振兴实体经济中做先锋、做表率

2021-12-17 16:58:28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1217日上午,济宁市召开“服务国资国企改革 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新闻发布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今年,济宁市国资委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锚定“奋战‘十四五’,跨入全省第一方阵、争当鲁南经济圈排头兵”奋斗目标,围绕做强做优做大的目标,纵深推进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积极推动国资国企聚力实体经济,努力在振兴实体经济中做先锋、做表率。截至11月底,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与三年前相比均翻了一番多。市管企业资产总额1715.78亿元,同比增长27.96%,是2018年的2.42倍;净资产524.63亿元,同比增长18%,是2018年底的1.71倍。1-11月份,实现营业总收入530.04亿元,同比增长100.52%,是2018年的2.88倍;利润总额27.46亿元,同比增长34.25%,是2018年的1.57倍。上交税费总额38.71亿元,同比增长61.37%,三年累计上交116.48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6.02亿元,同比增长4.39%,三年累计完成219.98亿元。全面实现了“十四五”开门红。

当前,济宁市要在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掌握“话语权”,济宁必须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因为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实体兴,则经济兴,实体强,则区域强。

港航经济强势突起,实体经济物流成本降低

为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依托运河航运,把济宁打造成山东省对内陆和国际开放桥头堡”的战略目标和“组建济宁港航发展集团,整合全市港航资源,全力打造北方最大内河航运中心”的重大决策,市国资委、济宁能源集团牵头组建了济宁港航发展集团,作为全市港航一体化发展战略重要平台载体。今年8月份,市委又成立了港产融合发展工作专班,办公室设在市国资委,牵头做好济宁市港产融合发展工作,目前,规划编制、政策制定、资源整合、项目建设、要素保障、航线开辟、运量提升等各项工作全面展开。今年前三季度,济宁港口货物吞吐量3440万吨,同比增长27.2%,成功超越威海、潍坊、滨州等沿海城市大港,位居山东第5位,成为全省吞吐量最大的内河航运港口。

发展港航经济意义深远,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就是为制造业等实体经济降低物流运输成本。目前,我们已经开通了济宁至徐州、淮安、镇江、武汉等12条航线,跨越山东、江苏、安徽、江西、湖北五省,打开了济宁通江达海、联通全国的对外开放新通道,实现了大宗物资运输的“公转水”、“散改集”,为济宁市制造业等实体经济提供了更经济、更便捷的水路运输方案,降低了运输费用,极大降低了实体经济生产成本,相应增加了企业效益和国家税收。

为进一步拓展运输业务,我们已在北京、上海等城市设立5个上下游办事处,对接港航经济上下游企业,先后承接了河北邯钢集团、聊城信发铝电、东宏管业、西王钢铁等大宗货物运输。以东宏管业为例,在航线开辟之前,公司产品主要是通过公路运往武汉、黄冈等地,改为内河航运后可节省运输成本30%以上。目前,我们还在积极对接华勤集团、太阳纸业、萌山钢构等济宁本地制造业企业,主动上门,靠上服务,洽谈合作。下步,我们还将继续拓展钢材、铁矿石、有色金属等多元化、高附加值产品的运输和贸易,切实为济宁市制造业企业拓宽运输渠道、降低运输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加油助力。

优质高端项目招引落地,助推实体经济做大做强做优

市国资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招商引资工作部署,围绕济宁市“231”产业集群,依托国企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分析市管企业主业上下链条和企业发展战略。积极对接省企、央企,先后赴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安徽等地开展招商活动,一批制造业项目相继落地实施,同时也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带动了地方实体经济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市国资系统共招引落地项目12个,到位市外资金10亿余元,市国资委也连续两个季度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招商引资流动红旗。

创新招引新模式,入股混改柔性新材料项目。市国资委依托国资国企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通过合资合作、增资扩股、产权转让等方式,先后引进深圳怡亚通供应链、深圳华科创智、济宁港航钢铁物流加工基地、中国保利投资创智谷中心、济宁市第一粮仓片区城市更新等项目,其中深圳华科创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掌握银纳米线核心技术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我们往返公司深圳总部、宿迁制造基地多次,最终,以济宁国投、济宁土发集团通过参与深圳华科创智技术有限公司股权投资的方式,引进该公司柔性透明电极材料项目成功落户兖州区颜店新城。目前,项目到位资金近2亿元,建设柔性透明电极材料及智慧大屏生产线。该项目属于高端制造项目、新材料项目,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为济宁市智能终端产业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积极对接中国船舶,打造央地合作新典范。以济宁市港航经济强势突起为契机,与中国船舶合作建设新能源船舶修造基地项目,推动济宁市内河航运低碳转型,实现船舶技术和产品结构的绿色升级,对济宁市高端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极大推动作用。市委、市政府对项目高度重视,成立了推进专班,多次赴上海中船贸易公司对接,调研项目选址,召开工作推进会,特别是疫情管控严格时,我们2次召开视频会,连线北京、上海专家共同论证项目可行性和项目规划设计,项目计划明年3月份开工建设。

盘活存量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由山东公用牵头,济宁能源、济宁土发等国有企业参股组建了济宁经发集团,致力鱼台县域经济发展,接手孔府宴破产资产,使沉寂多年的地方名优品牌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快速赢得了市场青睐和客户赞誉。

国企金融产业使命勇担,培育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实体经济是济宁市的根本,也是金融的根本。近年来,市国资委注重培育发展市管企业金融产业,积极发挥金融作用,“以融促产、产融结合”,让金融活水流到实体经济。

全力推动“二个百亿”,国资国企争当主力军。目前,市委、市政府正在推进“三个百亿”工程,市国资系统参与其中两个“百亿”。第一个是“百亿基金”,设立高成长性企业发展基金,采用直投、投贷联动等方式重点支持济宁市制造业领域高成长性企业发展。市国资系统6户市管企业共同参与出资,出资额达10亿元,可撬动社会资本80亿元,形成100亿元投资规模。第二个是“百亿担保”,以济宁国投财信担保集团为主体,整合全市政府性担保平台,组建济宁市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为中小微企业、三农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政府性融资服务。

大力发展股权投资基金,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市国资系统践行金融促产业发展的使命,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创投优势,全力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设立或参股创投公司。引导济宁能源、济宁城投设立供应链管理公司、山东鲁泰成立商业保理公司,济宁经发成立创投公司,为济宁市实体经济拓宽了融资渠道,注入了金融活力。瞄准优质实体企业,发挥股权投资功能,投资领域涉及高端装备制造、高端化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医药、节能环保等多个产业。目前,市国资系统共有基金47只,基金规模达到200.7亿元,已累计投资制造业项目61个。其中,参股投资了赛瓦特动力、秦安机电、中稀天马、新风光等10余家高科技术企业,有力推动了济宁市制造业板块由低端配套设备生产向高端专业装备制造的跨越。

主动担当作为,全力突破创业投资任务目标。在济宁市攻坚冲刺全年目标任务的关键时期,围绕解决济宁市创业投资累计金额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较低等问题,市国资委强化大局意识,主动担当作为,全力以赴突破创业投资。目前,已完成创业投资17.5亿元。其中,济宁城投安排专人赴京对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将30天的基金备案程序压缩到最短时间,7天完成中基协登记备案程序,11月份提前完成 5亿元创业投资任务,为市属国有企业作出表率。山东公用创新方式方法,顺利完成了5亿元创业投资任务目标。济宁国投充分发挥所属山东科创投资有限公司具备中基协创业投资备案资质优势,积极主动为 10 个县市区提供创业投资业务服务,9月份协助县市区完成4亿元创业投资,为全市全面完成创业投资任务奠定了基础、作出了贡献。济宁土发集团提升工作效能,研究制定基金合作方案,如期顺利完成了2亿元创业投资任务。

全力支持国有企业信用评级提升,激发企业发展新活力。积极推动市管企业提升主体信用评级,提升济宁市国有企业资本市场融资能力和议价能力,激发企业发展动能,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目前,济宁能源、济宁城投、济宁矿业3家企业获评AA+、山东公用、济宁国投2家企业获评AA信用评级,通过提升企业主体信用评级,增强自身融资能力,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当前,济宁市正处在争先进位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大抓产业、大抓制造业是事关济宁长远发展的战略选择,下步,济宁市国资委将全力推动国资国企向制造业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要素,为济宁争先进位和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国资国企力量!

 另外,发布人还就相关济宁市国资委有关创新工作,开拓工作新局面的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周正杰)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谢学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