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济宁频道>内容详情

济宁高新区打造“10分钟政务服务圈”

2021-08-23 16:06:23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近年来,济宁高新区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以简政放权为重点,不断推进政务服务体验再优化,审批流程再造再提升,全面深化“市县同权”“区街同权”改革,打造“横到边,纵到底”的“10分钟政务服务圈”,改革事例被国家、省市予以宣传推广。

一、聚焦简政放权,下移服务“增事项”。推进简政放权改革,不断加大“放”的力度、提升“接”的能力、提高“服”的质量,切实为企业“松绑”、为群众“解绊”。在区级层面,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受委托办理国家外资登记权限、承接75项省级权力事项、296项“市县同权”事项;在镇街层面,全省功能区首创设立行政审批服务所,通过区级行业主管部门和街道“双认可”,将部分市场准入、投资建设、民生保障等领域的33项行政审批事项下沉至行政审批服务所办理,713日举行挂牌仪式正式启动运营,截至目前,审批所已办理个体工商户设立435户,变更92户,注销182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设立3户,变更3户,注销2户;食品经营许可新办88户,变更17户,延续8户,注销57户;小餐饮登记新办60户,注销9户;小作坊登记新办3户。规范街道本级政务服务事项175项,科学制定服务事项清单和优化办事程序;在村级层面,成立便民服务帮办团队,在居民聚居点和银行网点,设立106个便民服务点,打造区域范围内国家、省、市、区、镇五级政务服务体系,做到高新区的事高新区内办。

二、升级服务模式,项目落地“减时间”。济宁高新区区域评估在全省先行先试,大胆创新,打造出了高新区“283区域评”新模式,实现了“多评合一”,评估费用全部由政府承担,企业直接使用评估成果。具体做法为:一是推行“283区域评”新模式。将2项前置评估事项、8项区域化整体评估及3项针对具体项目需要选择实施的评估事项合并办理。二是实行“一园一策”“打包办理”。结合各功能园区区域定位,实行“一园一策”,精准确定区域评估事项清单,评估费用全部由政府买单。三是建立负面清单,评价成果共享共用。共设置592项负面清单,对清单外的项目实施承诺制或备案制,区域评估成果及时公示,全面实现企业共享。目前,济宁高新区区域评估事项实现了全覆盖,已投入1200余万元在全区土地范围内实施了区域评估,评估费用由原来企业单独评估的每亩近10000余元降为每亩5000余元,每亩节约了4000余元,是全省评估事项和成果运用最多的地区,区内智能终端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等产业园内的企业直接应用区域评估成果,开工前“零”费用,为企业建设节约60天。

作为全面开展区域评和“多评合一”的先进典型,在山东新闻联播宣传播出,省住建厅在官网全省推广。同时,被省优化提升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专项小组办公室纳入全省工程建设审批制度改革省市联动攻坚重点任务清单,并作为先进改革事项经济宁市营改办上报国务院,已在国务院官网、山东省住建厅官网及国家、省厅简报进行推介。“283”区域评工作也成为高新区“双招双引”对外展示的新名片。

 三、聚焦快速便捷,绿色服务“增活力”。对标国内标杆城市,持续推进工程建设审批制度改革,全力打造了“六即+”服务项目新模式。新模式将工程审批服务四个阶段进行优化和延伸,实行五阶段审批服务,将各项审批服务进一步融合,实现服务最优化。在评估评价、许可办理、质量监管、竣工验收、后续服务五个阶段,全力推行“评估即应用、拿地即开工、预警即发声、建成即使用、呼叫即回应、验收即发证”的“六即”及更多的创新改革“+”服务,包括对标北京,扩大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项目实施范围改革;对标广州,扩大办理施工许可证用地手续认证范围改革;对标南京,细绘一张蓝图策划项目生成;创新管理,建立“蓝黄红黑”分类预警服务机制;流程再造,优化“水电气”公用设施报装;比学赶超,创新N项服务措施。目前,高新区在企业自愿申请的前提下,为圣地电力等企业进行“拿地即开工”“建成即使用”“预警即发声”“呼叫即回应”等服务,四证齐发,为企业办理时长提速2个多月,助力企业项目高效落地投产使用。

四、聚焦贴心暖心,真情服务“增举措”坚持“党建+业务”双轮驱动。结合高新区“十二大功能园区、产业企业聚集”的特点,与32家企业党组织开展“惠园行”企审支部共建系列活动,组建21名“企明星”服务包保队伍,了解企业需求,精准服务、纡困解难,健全政企常态化沟通服务机制。发挥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品牌示范效应,成立“青.帮办中心”和跑小青联盟,与街道为民服务中心签订《济宁高新区跑小青帮办代办服务联盟协议书》,增强帮办代办服务能力和辐射范围。利用微信小程序,为企业群众提供“线上你下单,线下我跑腿”跑小青骑手点单式帮办代办服务,企业和群众可通过关注微信公众号预约申请办理业务,“跑小青”骑手后台接单,按照预约时间上门收取材料、指导网上填报,实现“足不出户”办业务。

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出“有声政务服务随身听”新模式,组织入驻部门11个录制365个事项的服务指南音频,以政务新媒体的音频化形式传达政策信息,积极打造政务服务“青年之家有声图书馆”,提供随时随地可以听的“声动”政务服务。(徐景春)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谢学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