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济宁频道>内容详情

济宁市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呈现持续恢复、积极向好态势

2021-07-26 17:49:46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7月26日下午,济宁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召开,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情况。今年以来,全市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强化科技引领,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纵深推进“双招双引”,新旧动能加快转换,新兴产业稳步成长,经济增长积极因素逐步释放。上半年主要指标稳定回升,全市经济总体呈现持续恢复、积极向好态势。

根据市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济宁市生产总值为2379.66亿元,同比增长12.7%,两年平均增长5.8%,两年平均增速较一季度加快1.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62.96亿元,同比增长7.3%;第二产业实现941.88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实现1174.82亿元,增长14.4%。

一、农业生产形势平稳,产品供给持续向好。上半年,农林牧渔业实现产值478.17亿元、同比增长9.1%,其中二季度增长10%。蔬菜总产量371.9万吨、增长2.5%;主要畜牧品种出栏同比大幅增长,其中猪出栏增长39.4%、牛出栏增长17.1%、羊出栏增长32.6%,猪牛羊禽肉产量18.03万吨、增长23.0%。二季度末,生猪存栏200.2万头、增长33.4%,其中能繁殖母猪存栏17.4万头、增长17.7%。

二、工业生产稳定复苏,制造业发展势头强劲。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两年平均增长6.7%、较一季度加快0.7个百分点。制造业带动明显,实现增加值增长21.3%、两年平均增长11.8%,均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21个制造业行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其中金属制品业增长51.9%、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9.7%、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38.1%、橡胶行业增长26.4%、造纸行业增长26.1%。装备工业增加值增长33%、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6.5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3.0%、高于全市7.0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13.6%、高于全市6.9个百分点。分产品看,工业机器人、锂离子电池等工业新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78.2%、68.0%。

1-5月,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1776.0亿元、同比增长30.8%,实现利润137.6亿元、增长29.1%;营业收入利润率7.7%、较年初提升0.3个百分点。

三、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回升,技改投资增长较快。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1%、高于全省2.5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6.3%、较一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1.5%,第二产业增长11.6%,第三产业增长15.1%。重点领域投资持续发力,全市“四新”投资增长14.5%、拉动全部投资增长7.9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比重为54.9%;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为68.6%、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287.2亿元、增长21.5%,商品房销售面积597.4万平方米、增长25.7%。技改投资增长较快,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8.7%、拉动投资增长6.9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省5.7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11.6%,其中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31.5%、高于全省4.5个百分点。

四、消费市场稳步回暖,利用外资高速增长。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5.1亿元、同比增长24.9%,较2019年同期增长9.2%。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零售额1092.2亿元、同比增长25.2%,乡村零售额173.0亿元、增长23.3%,城镇市场仍是拉动全市消费市场增幅的主要力量。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1136.9亿元、增长21.9%,餐饮收入128.2亿元、增长60.6%。从商品类别看,生活日用品类平稳,粮油食品、服装鞋帽和日用品类分别增长18.0%、47.9%和40.4%。消费升级类商品需求向好,金银珠宝、化妆品、家用电器音像器材和通讯器材类分别增长82.3%、42.1%、22.0%和70.2%。

上半年,全市进出口总额284.1亿元、同比增长29.8%,其中出口188.3亿元、增长34.9%。全市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2亿美元、增长341.6%。

五、服务业持续较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增势良好。1-5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69.2亿元,同比增长37.7%,两年平均增长17.9%、较一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从行业看,信息服务、研发设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增长较快,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营业收入70.8亿元、同比增长44.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32.4亿元、增长62.9%,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9.5%。

六、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发展后劲持续增强。上半年,全市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2.9亿元、同比增长17.9%,较2019年同期增长14.3%。其中税收收入192.4亿元、增长20.4%,税收占比68%。全市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86.8亿元、增长6.1%,教育、文旅体育与传媒、住房保障、社保就业等重点领域支出分别增长10.7%、12.9%、16.6%、19.3%。金融贷款持续增加,全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331.5亿元,比年初增加548.5亿元、增长11.5%,其中,中长期贷款1497亿元,较年初增加178.6亿元、增长13.5%。市场主体稳步增加,截至6月底,新登记市场主体7.12万户、同比增长7.1%,较2019年增长10.4%。从规模企业看,全市“四上”企业5981家,其中新增企业560家、同比多增299家。

七、居民生活积极向好,消费价格总体稳定。上半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01元、同比增长11.4%,其中城镇居民收入20823元、增长9.6%,农村居民收入10896元、增长15.6%。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0.4%,多数消费品价格保持增长,衣着价格同比上涨2.0%、居住价格上涨0.8%、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6%,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1.2%,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5%,食品烟酒价格上涨0.1%;畜肉类价格下降较快,当月同比下降16.3%、累计下降7.0%,鲜果下降2.6%。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上半年核心CPI上涨0.2%。

另悉,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态势,新动能增势蓄力,发展质量逐步改善,经济增长后劲、活力、韧性更强,为下半年经济社会持续复苏奠定了良好基础。下步,全市聚焦全市重点工作,真抓实干、创新担当,打通经济循环堵点、卡点和难点,加快推进“231”产业集群发展,大水大肥支持高成长性企业成长,着力推动工业转型发展。深入挖潜文旅资源优势,加强统筹布局和品牌建设,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效益,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激发市场消费活力,全面提升区域经济辐射带动能力,持续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记者 周正杰 徐景春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谢学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