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济宁市现代种业发展新闻发布会召开,济宁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情况。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济宁市是农业大市,也是种业大市,全市耕地面积910万亩,常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100万亩以上,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种植基地、特色农产品基地和名优畜牧品种繁育基地,全市规模以上种子持证企业达到49家。市农业农村局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种业振兴的工作部署,发挥济宁市种业发展优势,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扶持种业企业做大做强,致力打造济宁市优势种业集群。
做好种质收集保护工作打好种业翻身仗。农作物、畜禽、水产等农业种质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战略性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与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济宁市种质资源丰富,金乡金谷、嘉祥白菊花、邹城薄皮核桃等23个优质农作物种质资源登记为地理标志农产品。鲁西黄牛、小尾寒羊、济宁青山羊、大蒲莲猪、汶上芦花鸡5个品种被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泗水裘皮羊、微山麻鸭、济宁百日鸡、金乡百子鹅4个品种被列入省级保护名录。在微山县建立了青虾、乌鳢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区,认定省级水产原良种场1处;在泗水建立了桃花水母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区。金乡县白洼林场被列为全省第一批部省联营林木良种基地、国家重点白榆良种基地,拥有全国唯一的基因库。
做好种质资源普查,加快摸清家底和种质资源发展变化趋势,开展抢救性收集保存,发掘一批优异新资源,就是为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打好种业翻身仗奠定种质基础。4月25日,省政府召开全省农业种质资源普查电视电话会议,副省长曾赞荣出席会议并讲话,曾赞荣强调,要全力做好种质资源普查保护工作,建立健全保护体系,加强创新利用,确保种业翻身仗首战告捷。为做好全市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市农业农村局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市农业种质资源普查的通知》(济农字[2021]43号)、《关于认真对标潍坊、泰安、德州切实做好济宁市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的通知》等。截止目前,全市已完成11个县(市、区)三个时间节点农作物普查表;已按标准递交济宁红心萝卜、邹城城前山豆角、金乡金谷、嘉祥细长毛山药、汶上战湾黄瓜等农作物种质资源395份,其中种子类351份,无性繁殖类44份;11个县市区递交种质资源材料均超过30份。
全市种质资源库建设方面。圣丰种业建有种质资源库3个,整理储存大豆种质资源20407份;济宁市农科院拥有种质资源保存库180平方米,保存小麦、玉米、大豆、中草药等种质资源11128份;登海润农种业建有低温库60平方米,保存水稻等种质资源1000余份。圣丰种业争创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单位,济宁农科院、登海润农种业创建省级种质资源保护单位,均已通过初审,等待专家实地验收。
积极推进济宁市种业做大做强。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超过45%,中国粮要用“中国种”,种业“芯片”要越擦越亮。
市农业农村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好济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的《济宁市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济政办发明电[2021]10号),以发展现代种业为重点,建设现代种业强市为目标,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做优做强良种繁育基地品牌。目前,全市已获批金乡大蒜、嘉祥大豆两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已建成嘉祥大豆、兖州小麦两个国家级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鱼台水稻、泗水花生两个省级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
另外,济宁鼓励支持其它县市区结合自身区域性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积极创建国家级产业园区、高标准良繁基地,让“国”字号助力济宁市种业快速发展。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记者 周正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