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 记者 谢学刚
初夏时节,生机盎然。5月10日,聚焦济宁文化“两创”暨高质量发展央媒、省媒济宁行媒体活动走进了济宁能源龙拱港,实地采访,了解到济宁能源龙拱港,向着“立足运河,联通世界,打造智能化集装箱示范港”的发展目标迈进。
龙拱港位于物产丰饶的鲁西南地区,周边区域拥有焦炭、粮食、大蒜及工业品等大量货源,是大宗货物交易的绝佳集散地。这里地处新兖铁路与京杭运河的交汇处,位置优越,是非常难得的多式联运重要节点。
记者走进济宁市任城区唐口街道,领略龙拱港以“多式联运”新模式引领港航产业发蝶变。眼前的龙拱港,吊塔林立,运河之上,货船不断,尽管是处处呈现繁忙的景象,而实际上用员工倒是不多,因为生产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智能化操作和管理。
“济宁港航龙拱港,作为2021年第二批山东省重点基础设施项目、2022年山东省重大项目,被列入山东省基础设施“七网”建设行动计划,一次性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2.85亿元。”
据了解,济宁能源充分发挥济宁内河航运独特优势,高起点定位、大手笔谋划,以“建设亿吨大港口、发展亿吨大物流、培育千亿大产业、畅通国际大通道、形成开放大格局”为主线,推动内河航运提档升级、全面振兴。立足运河,坚持贯通南北的格局;联通世界,打造通江达海的纽带。龙拱港集装箱多式联运项目,整体规划建设18个2000吨级泊位,先行建设10个泊位,港口岸线长度913米。
“济宁能源全面对标青岛港、日照港等自动化港口,超前谋划港口功能区规划、基础建设、设备选型,以国际视野聚力打造江北内河最大的智能化集装箱示范港。在自动化控制中心,利用TOS系统远程操作设备,采用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全面实时控制方式,满足港口365天24小时不间断运转。堆场配置自动化轨道吊,采用光纤+5G传输模式,配置3D箱区扫描、集卡引导识别、高精度定位等先进系统,1个司机同时操控4台轨道吊作业,作业效率提升80%,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一位龙拱港工作人员对记者介绍说。
为了顺应低碳环保的运输趋势,龙拱港通过打造集装箱多式联运工程,在大运河上实现集装箱的清洁运输,从而引领、改变整个中国的内河运输模式。
目前的龙拱港将开启江北内河绿色化、智能化集装箱运输的新模式,助力济宁打造北方内河航运中心、“公铁水空海”多式联运全国交通枢纽城市。 同时也搭建起“出海”的平台,济宁能源携手海关,提前研究布置海关监管场所,支持开通集装箱货物进出口转关业务,打通济宁市借港出海的新通道,实现“家门口即是出海口”,真正做到“扬帆远航,联通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