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济宁频道>内容详情

济宁幸福食堂5元钱解决农村空巢老人一日三餐

2022-05-27 15:02:09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乡风文明是乡村灵魂,文化治理是善治之道。526日,在2022新京智库春季峰会上,济宁市委书记林红玉表示,近年来,济宁市创新优秀文化赋能社会治理,破解了乡村善治的难题。 

 

济宁市曲阜市石门山镇董庄北村幸福食堂老人们洋溢的笑脸。受访者供图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孟子思想的精髓。林红玉表示,济宁市精心打造蒲公英夜堂、儒学讲堂、幸福食堂、雏鹰课堂、结婚礼堂,推动乡风文明、乡村和谐。其中,将孝老爱老文化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依托文明实践站建设216幸福食堂,覆盖所有农村空巢老人,老人们每天只需要交5元钱,就能解决一日三餐。 

济宁市曲阜市石门山镇西焦沟村幸福食堂,餐后老人打扫。受访者供图 

幸福食堂是通过文明单位联系帮扶制度、“99公益日专项捐赠、组织社会热心人士捐赠等多种形式,多方筹措资金补齐百姓三餐费用差额,目前,惠及5990位农村老年人。此外,在满足老年人一日三餐的基础上,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持续开展,让老年人吃得好、精神好 

五堂中的雏鹰课堂,是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寒暑假照护真空期,利用寒暑假公开招募3500余名志愿者,组建155支服务队,为留守儿童提供寒假暑假看护及课业辅导。蒲公英夜堂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儒学讲堂带动形成了人人彬彬有礼的社会新气象;结婚礼堂倡导喜事新办。结婚礼堂是利用文明实践站、文化礼堂等场所建设而成,截至目前,已经有153处结婚礼堂,设置婚俗文化墙、孝贤文化长廊,配齐桌椅音响、红灯笼、红地毯等设备。结婚礼堂还推行村支部书记主持、镇街书记证婚,实行场地免费、司仪免费、服务免费,让村民长了面子又省了银子

 

济宁市利用文明实践站、文化礼堂等场所建设而成的结婚礼堂,倡导喜事新办。受访者供图 

作为孔孟之乡,讲求仁义礼智信,济宁还创新了和为贵的调解机制,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将礼之用,和为贵等传统美德融入村规民约,培育以和为贵,德化人心人民调解文化,创新建立市县乡村四级和为贵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实现矛盾化解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截至目前,济宁市成立了交通事故、婚姻家庭等专业性和为贵调解组织273个,年均调解1.3万件案件,调解成功率在98%以上。

(来源:新京报)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谢学刚